:::
教學方法系列講座—「讓課堂討論欲罷不能―可實踐的討論式教學方法與技巧」
【特色成果】

課堂教學流於單向、學生過度沉默,這是大學教師教學時常提及的困擾。究竟「靜默學習」的產生是導因於人的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是教學方法應該負責,還是學習方法的偏誤?有沒有突破與改變的可能?


本講座將由靜默學習的成因分析開始,提供易用有效的系列式討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從勇於發言到習於討論,最終讓師生悠游於討論式教學與學習之中。

「讓課堂討論欲罷不能―可實踐的討論式教學方法與技巧」

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辦理教學方法系列講座,本次講座主題為「讓課堂討論欲罷不能―可實踐的討論式教學方法與技巧」,由教師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溫子欣主講,講座日期為10月9日,於杏春樓6204教室舉行,參與總人次為30人,講座滿意度4.39分(滿分5分)。

本次活動主講人溫子欣助理研究員先從大學課堂現況與常見的教師教學抱怨談起,談台灣學生靜默式學習的成因,進而分析出台灣學生靜默式學習,乃台灣統一考試升學制度下長期養成的必然習慣,因此大學教師對於學生主動以及討論式學習習慣的養成責任重大且任重道遠。因小學至高中階段面對升學考試的學習,都強調強記背誦,課程緊湊且內容過多,無法提供討論式教學的友善環境,因此學生初入大學時,一然會維持高中以前所養成的學習習慣,而大學教師正是改變學生被動與靜默學習習慣的重要推手,是扭轉學生學習方法最重要的力量之ㄧ。

溫老師表示,要讓學生開口討論,首要之事就是要取得學生的信任,要讓學生相信本課程與授課老師跟他以往學習經驗裡遇到的有所不同,同時也要讓學生相信提問或是討論所帶來的回饋是正向的。教師要掌握學生對於課程問題的「回答心理學」,去除學生過去對於發問的不良經驗,並且相信老師真心希望學生提問或參與討論,並且自己的論點與潛力能夠受到老師與同學的肯定。對於討論的步驟,只有極其單純的「暖場、提問、讚美、續問」四步驟,然後「讚美與續問」兩步驟反覆交替。暖場是為了提起學生的討論興趣並讓學生相信老師對於討論內容沒有預設立場與答案。提問是找尋有趣且與課程高度相關的主題提問,並且避免涵括明顯「標準答案」的題目。學生回答問題或加入討論之後,則就期發言中找尋優點予以「讚美」,並進行擴展廣度或深度但不枯燥的「續問」,續問後再對於其回答予以讚美,讚美後再予續問,如此重覆。至於學生回答當中的缺點或不足,則讓參與討論的其他學生去發覺與指出,老師不直接否定學生,因學生之間指出問題時,對於發言學生討論意願的傷害性較小,若由老師指正學生錯誤,學生極可能之後都不再發言。

講座中溫老師並分享了個人討論帶領的經驗與操作方式,希望對師長們在日後課程進行的討論與問答帶領,能夠有所幫助。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