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課程活動-教師發展中心
【精彩活動】
【課程分流經驗分享】
課程分流主要期望將學術型人才與實務型人才分流,除加速人才流進市場,也讓學生能適性發展。透過『課程分流』概念,學生在校期間課程修習,分流選擇走向學術研究訓練或專業實務應用的生涯進路,使學生基於自己在學中專業,進行將來的生涯相關的就業體驗。大學適度與產業合作,不僅讓產業可以走進學校拔尖,儲才於校,更能讓學校走入產業發揮影響力,創造「學生出路」、「校院價值」、「企業取才」三贏局面。教師發展中心於104年12月4日(五)特邀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的梁有志教授分享「生技產業實務人才培育之規劃與執行成效」與牙體技術學系的林中魁教授分享「口腔醫學工程實務與研發人才培育」,本次參與人數28人,滿意度4.89分。
梁有志老師分享「生技產業實務人才培育之規劃與執行成效」,主要培養具有醫學檢驗與生物技術、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與理論、生物技術知識之產業人才,期望讓醫技系成為「以醫學檢驗為本,生物技術為用之轉譯型系所」,並以「生技產業人才培育」為主要重點,因此規劃了:(一)實務型課程及學術型課程之配當,以及校內外實作或實習課程之設計與落實機制;(二)鼓勵及培養教師投入實務性課程與教學之機制;(三)產業參與或合作模式之規劃與執行。教師們也會至實習單位訪視與調查,進行實務教學方式之衡量指標與評核,學生部分也將進行學習成果與就業競爭力之衡量指標與評核,希望透過課程分流與實習的方式,讓學生更能適才適所。【圖:梁有志老師分享醫技系課程分流經營方式與成果】
林中魁老師分享「口腔醫學工程實務與研發人才培育」,牙體技術學系主要培養「牙體技術專業人才」與「口腔醫學工程人才」,特色在於牙技專業(數位口腔專業實習→牙技所)與研究發展(專題研究、專題討論→研究所)齊頭並進,也為此規劃了課程分流的「實務型課程」如:數位口腔工程實習、牙體技術實習;「研究型課程」如:專題研究、專題討論,同時結合了實務與研究課程而開設總整課程並導入OSCE及GOSCE評量方式,希望透過課程分流的規劃提升學生實務經驗與產業研發能力,強化業界與學系連結並建立產學研發平台,推動與產業研發結盟,永續成長,同時持續強化學系課程,提升研發能量,掌握數位口腔工程的教育與研究發展,並導入牙技菁英獎學金,希望創造學生、業界與學系三贏未來。【圖:林中魁老師分享牙體技術學系課程分流經營方式與成果】
然而在參與課程分流的老師除了熱情之外,也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然而這與師職的評鑑、升等卻沒有直接關係,難免會使老師的投入意願降低;此外實施此計劃的研究所,同學不僅要花費心力在實務操作上做出成果,又要撰寫論文以求畢業,猶如蠟燭兩頭燒。這部份,仍需要校方的主導、修訂辦法,以保障參與的師生權益。
課程分流主要期望將學術型人才與實務型人才分流,除加速人才流進市場,也讓學生能適性發展。透過『課程分流』概念,學生在校期間課程修習,分流選擇走向學術研究訓練或專業實務應用的生涯進路,使學生基於自己在學中專業,進行將來的生涯相關的就業體驗。大學適度與產業合作,不僅讓產業可以走進學校拔尖,儲才於校,更能讓學校走入產業發揮影響力,創造「學生出路」、「校院價值」、「企業取才」三贏局面。教師發展中心於104年12月4日(五)特邀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的梁有志教授分享「生技產業實務人才培育之規劃與執行成效」與牙體技術學系的林中魁教授分享「口腔醫學工程實務與研發人才培育」,本次參與人數28人,滿意度4.89分。
梁有志老師分享「生技產業實務人才培育之規劃與執行成效」,主要培養具有醫學檢驗與生物技術、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與理論、生物技術知識之產業人才,期望讓醫技系成為「以醫學檢驗為本,生物技術為用之轉譯型系所」,並以「生技產業人才培育」為主要重點,因此規劃了:(一)實務型課程及學術型課程之配當,以及校內外實作或實習課程之設計與落實機制;(二)鼓勵及培養教師投入實務性課程與教學之機制;(三)產業參與或合作模式之規劃與執行。教師們也會至實習單位訪視與調查,進行實務教學方式之衡量指標與評核,學生部分也將進行學習成果與就業競爭力之衡量指標與評核,希望透過課程分流與實習的方式,讓學生更能適才適所。【圖:梁有志老師分享醫技系課程分流經營方式與成果】
林中魁老師分享「口腔醫學工程實務與研發人才培育」,牙體技術學系主要培養「牙體技術專業人才」與「口腔醫學工程人才」,特色在於牙技專業(數位口腔專業實習→牙技所)與研究發展(專題研究、專題討論→研究所)齊頭並進,也為此規劃了課程分流的「實務型課程」如:數位口腔工程實習、牙體技術實習;「研究型課程」如:專題研究、專題討論,同時結合了實務與研究課程而開設總整課程並導入OSCE及GOSCE評量方式,希望透過課程分流的規劃提升學生實務經驗與產業研發能力,強化業界與學系連結並建立產學研發平台,推動與產業研發結盟,永續成長,同時持續強化學系課程,提升研發能量,掌握數位口腔工程的教育與研究發展,並導入牙技菁英獎學金,希望創造學生、業界與學系三贏未來。【圖:林中魁老師分享牙體技術學系課程分流經營方式與成果】
然而在參與課程分流的老師除了熱情之外,也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然而這與師職的評鑑、升等卻沒有直接關係,難免會使老師的投入意願降低;此外實施此計劃的研究所,同學不僅要花費心力在實務操作上做出成果,又要撰寫論文以求畢業,猶如蠟燭兩頭燒。這部份,仍需要校方的主導、修訂辦法,以保障參與的師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