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活動:教學發展中心㊀
【精彩活動】
當教學遇到創意
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以及如何將艱澀的課程讓學生能夠理解與應用,都是教師在教學上的挑戰。授課就像是一種行銷,課程內容就是主打的廣告。然而有些廣告過目即忘,有些廣告卻能深植人心,成為記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行銷方式的傳達。曾光華教授表示,任何學科都能生活化,將題目或理論與實際生活連結,學生更能了解並產生共鳴。熱門話題、社會人文、藝術創作等內容都是很好的教學材料,生活周遭的事件與課本理論相連結,不僅能夠增進提升師生互動,也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對時事的觀察力與敏銳度達到主動學習,讓上課成為有趣的事。為提升教師於教學上的創新,教發中心特邀中正大學曾光華教授分享「創意教學」的理念與經驗。

【圖:曾教授以本身學習過程與創意啟迪的過程做為講座開場】

曾教授不同於一般分享的生硬理論或是制式規畫,而是先分享自己學生時期那些啟迪了自己創意思考的教師,當學生已習慣了填鴨式、被動式的學習,同時也壓抑了學生的無限創意,也許這些學生成為理想中的「好學生」,但卻被教育成教科書範本,缺乏靈活思考與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曾教授在教學的目標上,首重引發學生的興趣,進而刺激學生思考與靈活運用,最終能夠活用所學自我學習。然而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教材選用的部分便相當重要。曾教授將「理論與架構」比喻為「洗衣粉」,將「常識、視野、思考與好奇心」比喻為「水」,洗衣粉和水的比例該如何拿捏才能達到最佳的洗滌效果?因此曾教授表示教材主要在提升學生的理論與架構以及常識、視野、思考與好奇心的材料。
【圖:曾教授精彩的分享讓與會教師產生共鳴與迴響】

在教學方法上,將學生分為「分析型」、「實用型」、「創意型」三大類,針對不同思考模式的同學,不同的上課方式與課業考試都會有不同的影響,因此建議應各取所需,訓練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促進不同類型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而在教材選用上,則要注意「知識關聯性」、「學員關聯性」與「豐富性」,曾教授建議老師可於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種可能應用在課程中的新聞、事件、器物或圖片等,分門別類依照內容與形式製作屬於自己的「教學小抽屜」,隨時因應不同的課程抽取不同的內容應用,可增加課程的豐富性,也能增加學生投入於課程的意願與專注力。


【圖:曾教授分享教學多年來所歸納的三類型學生以級教學方法】

曾教授最後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認為教學是有趣的,認為教學是在推動學習意願中等的學生更熱衷於學習,然而在豐富的教材與輔助之外,教學最重要的還是教師本身紮實的學理。曾教授多年的教學經驗,活潑生動的上課方式與生動的譬喻,以親切、生動、深刻的講述方式,讓學員能夠從冷冰冰的理論中,找到創意思考的途徑。也廣受與會教師的迴響與好評。


cron web_use_log